News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he demonstration of new salt-tolerant soybean strains “Kedou 35”

Updatetime : 2022-10-19
  

    10月15日上午,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接到喜报,耐盐大豆新品系“科豆35”示范取得实收亩产275.36千克的重大进展。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饲料作物,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蛋白和油脂资源。但是我国大豆产量长期不足,近年来大豆进口量一直持续在9000万吨以上,对外依存度高达85%,提高我国大豆生产能力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亟需。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是缓解我国大豆危机的有效途径,但单纯地在现有耕地基础上通过减少主粮作物种植以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并不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实际国情。除18多亿亩红线耕地外,我国还有11.7亿亩的边际土地,其中包括5亿亩左右的盐碱地,而拥有各类具有农业利用前景的盐碱地总面积1.85亿亩,对这些盐碱地的有效开发利用,是提升我国大豆产能的重要新方向。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时指出:我们要充分开发利用5亿亩盐碱地。要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为大豆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2021年12月29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开发盐碱地种大豆。

    遗传发育所田志喜研究组长期致力于大豆功能基因组研究,在大豆基因组学、种质资源演化、重要农艺性状遗传解析、分子设计育种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为培育高产优质耐逆性大豆新品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材料基础。

    山东省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属于典型的滨海盐碱地。田志喜研究团队针对我国大豆生产的重大需求,结合盐碱地现实种植条件,在东营市土壤盐度含量5.0‰左右的地块上采用完全天然雨养的种植方式,开展了创新性的耐盐大豆种质资源筛选、品种选育与示范等研究工作。通过连续五年的高强度耐盐筛选和小区试验,在13,000多份大豆种质材料中筛选获得耐盐新种质68份,表现特别优异的有25份。

    2022年,田志喜研究组在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口镇土壤含盐量为3.7‰ - 6.0‰盐碱地块采用完全天然雨养的种植方式,对耐盐碱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系“科豆35”进行了30亩连片的示范种植。整个大豆生长季,“科豆35”经历了4-6月份播种前极度干旱(返盐严重),7-8月份强降雨洪涝(降雨量近400mm)和高温干旱虫害,9-10月份台风和连续强降雨(降雨量100mm),品系整体表现出抗逆性强的优异特性,尤其是苗期耐盐性和抗旱性、后期抗涝性方面更为突出,同时大豆外观品质优良。“科豆35”属夏大豆中熟类型,株型紧凑,有限结荚习性。2021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北片区域试验,亩产比对照增产10.3%;2022年继续参加国家黄淮海北片区域试验和国家黄淮海滨海盐碱组区域试验。

    恰逢习总书记视察东营一周年之际,遗传发育所邀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于2022年10月15日对“科豆35”的产量进行了田间实收测产。其中,1号地块实收面积1.14亩,收获大豆鲜重336.7千克,含水量17.38%,杂质1.09%,计算亩产为277.40千克(按13%含水量计算,未计田间损失); 2号地块实收面积1.90亩,收获大豆鲜重548.8千克,含水量16.76%,杂质1.09%,计算亩产为273.32千克(按13%含水量计算,未计田间损失)。农业农村部相关领导进行了线上指导,专家组一致认为“科豆35”具有耐盐高产特性。该成果为缓解我国大豆危机和加速我国盐碱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0月10日,遗传发育所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实收测产,两个耐盐新品系亩产均达到260千克以上,此次大豆新品系“科豆35”的培育示范是大豆耐盐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对党的二十大的献礼。

    该成果受到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中科院战略性先导A类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项目支持。





Enclosure: